在杭州电信惠兴路营业厅的报房里,一个15平方米的小隔间用来放置电报底单。三排泛黄的铁皮柜占有了大半个房间。任宏拧开钥匙,摆开柜门,捧出一沓归档电报。“妈妈生日快乐。儿子”“祝江总身体健康,全家美好”……这些问好记忆犹新,似乎能看到一个个或高兴、或焦虑、或着急的身影。
本年12月就要退休的任宏是杭州电信最终一名专职电报员。他1981年就被安排在电报岗位上,一口气干了10余年,尔后在营业厅干过传呼机、小灵通、手机、宽带等一代代新产品的出售作业。两年前上一任电报员退休,任宏又重回电报岗“接班”。多年来,他从始至终坚持用发报码打字,一本规范电码本记录着4000多个数字编码,他顺手能翻译3000个常用字,比方,“0375 6015”便是“再会”的意思。他回想,电报的黄金时期,仅武林营业厅,就有40多名营报员,每天收发电报1000多份,重要的事、紧迫的事,都是经过电报从杭州发往世界各地。“现在有了4G、5G,有电话和微信,用电报的人就渐渐的变少了,代替是逃不掉的。”任宏注视着记者的眼睛,慨叹。现在,杭州只剩下武林营业厅一个网点还在展开电报事务;任宏地点的“我国电报微信群”,只要全国各地的11名在岗、离岗搭档。
有意思的是,上一年11月,网络上一段“寻觅电报”的怀旧视频,招引了不少大学生和无线电爱好者前来打卡。“以往每年的电报量降到20-30份了,现在最多的一天超70份。累是累了点,但感觉特别振奋。”任宏笑着说。
事实上,现在一切处理的电报事务,是经过电脑上输入文字、打印之后再寄出,而非传统电报机宣布,杭州在役仅有的电报机上一年就无法正常收发电报了。发电报的价格,从1992年开端从始至终保持着每字0.14元。
一整个下午,记者在杭州电信武林营业厅喧嚣的发报区逛来逛去。临走时,在淡绿色的电报填表单上写下:“DeepSeek,你会记住我吗?”发往杭州市环城北路169号的DeepSeek公司。
[返回]